全國免費咨詢熱線:18900317118
福建省九龍星園林古建有限公司
公司動態(tài)
聯(lián)系我們
福建省九龍星園林古建有限公司

電話:18900317118

地址:福建省惠安縣黃塘鎮(zhèn)德惠路1號A區(qū)會館副樓9樓

郵箱:

當前位置:九龍星 > 公司動態(tài) > 石塔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

石塔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

更新時間:02-22 09:38 點擊次數(shù):24 次

中國古塔,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,古塔為各地城市山林增光添彩,“塔”被佛教界人士尊為佛塔。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,被譽為中國古代杰出的高層建筑。

“塔”不是中國固有的建筑形式,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出現(xiàn)的一種新的建筑類型。佛教源于印度,塔也是從印度傳來的。 “塔”,源于古印度興建的年代,一說佛陀在世時王舍城有一位孤獨長者就已開始,建造用以供養(yǎng)佛陀的頭發(fā)、指甲來表達人們對佛陀的崇敬;一說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,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,梵文音譯“施坡”(Stupa)巴利文音譯“塔婆”(Thupo),別音“兜婆”或稱“浮屠”漢文意譯為“聚”、“高顯”“方墳”、“圓冢”、“靈廟”等,另有“舍 利塔”“七寶塔”等異稱。

“塔”是用來保存埋葬舍利的建筑物。舍利是梵文(古印度文)的音譯,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后,弟子們將其火化,得到許多五光十色、晶瑩剔透且擊打不碎的珠子,稱為舍利子。以后,凡是德高望重的僧人圓寂后的骨齒遺骸,也稱為舍利。由此可見,舍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神圣之物,特別是早期釋迦牟尼的舍利,更是佛教徒頂禮膜拜的對象。為了表達對佛的虔誠信仰,信徒們爭相供奉,于是保存舍利的建筑物“塔”就應運而生。

中國佛塔源于印度的窣堵坡(Stupa),翻譯成中文最常見的是“浮屠”,后來中國人創(chuàng)造出“塔”這個字,借用梵文“布達”(Buddha,佛陀的意思)的音韻,加上中文的偏旁部首“土”組合而成,表示埋藏佛的土冢。佛教傳到中國之后,為了創(chuàng)造出宗教神秘性氣氛,以示與世俗建筑的區(qū)別,凸顯宗教建筑的特點,中國化的寺廟在建筑上選擇了以建塔作為自己的獨特標志。以塔為中心形成塔,周圍建以殿堂、僧舍,塔中供奉著舍利、佛像等,是寺院的中心創(chuàng)建筑。在我國,佛教石塔也時常被稱為寶塔,很多人都覺得它似乎有著一種魔力,膜拜它就可以讓佛祖聽到自己的心愿一樣,所以人們就愿意稱之為寶塔。

石塔是指用各種石料雕刻成的塔。由于石材本身的性質(zhì)非常適合建造高塔,因而在塔中以石材為主要材料者也不算少數(shù)。石塔在體量上以小型塔居多,常見的石塔有經(jīng)幢式塔、寶篋印塔、多寶塔、覆缽式塔以及小型的密檐塔和樓閣式塔。只有很少的石塔體量高大,建筑這樣的石塔需要比較高的建筑技術和技巧。這些石塔有的使用大石塊有的使用大石條或大石板,更多的則是使用體積較小的石磚,依照磚塔的建筑方式構筑。

石塔是一種常見的東方傳統(tǒng)建筑,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。通常分為七層,也有十三層十五層十九層,但以七層和十五層最為常見。建造石塔是積聚功德的大善行為,中國石塔古跡建筑特別豐富,幾乎各處旅游勝地都可見到各種造型的石塔建筑。隨著佛教在東方的傳播,塔這種建筑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,發(fā)展出了石塔這種極具東方特色的傳統(tǒng)建筑形式。在東方文化中,石塔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建筑學層面,而是一種文化,一種藝術,一種精神,一種信仰,它承載了東方的歷史,宗教,美學,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,是探索和了解東方文明的重要媒介。


  • 首頁首頁
  • 產(chǎn)品中心產(chǎn)品中心
  • 詢底價撥打電話
  • Processed in 0.046034 Second , 37 query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