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鳳圖案石材浮雕 石雕浮雕龍鳳呈祥 九龍星雕刻
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崇拜,龍的形象在中國古代各民族的圖案中,都含有吉祥和驅(qū)邪的寓意。中國古老的神話中有這樣一個傳說:很久以前,洪水成災(zāi),天帝派鯀治水不成,處以死罪,鯀死后尸體三年不腐爛。天帝聞之十分驚奇,派一天將持刀剖鯀。不料剖開鯀腹時,從鯀腹內(nèi)飛出一條黃龍,騰空而去,降而成“禹”。禹后來治水成功,成為夏民族的首領(lǐng),龍也因此成為夏民族的圖騰。
傳說很久以前,商民族始祖帝嚳之妻簡狄因吞食玄鳥蛋,而懷孕生“契”,契后來成為商民族的首領(lǐng),曾助禹治水,成為中國遠古時期與禹并存的治水英雄。因為契的出生與其母吞食玄鳥蛋有關(guān),玄鳥就成為商民族的圖騰。玄鳥就是我們現(xiàn)在所說的鳳,又稱朱雀。中國的漢民族是以遠古時代夏族和商族人為祖先的,這樣龍鳳的圖騰崇拜,便從古老的漢民族傳播到其他兄弟民族,成為中華民族的標志了。龍鳳圖案在數(shù)千年的演化中,被中華各民族喜愛,成為富有中國色彩的吉祥圖案。
龍與鳳被中國封建統(tǒng)治者所專用,是漢代以后的事。在司馬遷的《史記》中,曾有這樣一個故事:漢高祖劉邦在出生之前,其母劉媼曾夢與神游,是時雷電大作。劉媼的丈夫在閃電光中見一蛟龍伏于妻身上,后劉媼有孕生劉邦。劉邦當皇帝后,國號稱“漢”,說自己是龍的兒子?;实圩苑Q“真龍?zhí)熳印保蛠碓从诖苏f?,F(xiàn)在介紹的“龍鳳呈祥”圖案,在民間廣泛地流行于民眾之間,反映在不同地域、不同民族的習(xí)俗之中。其寓意多是陰陽和諧,婚姻美滿,求吉祈福,是祥瑞的象征。
“龍鳳呈祥”的圖案又演化成“龍飛鳳舞”,帶有喜慶色彩,在民間除婚禮上采用外,一般在喜慶年節(jié)的圖案中,也多有出現(xiàn)。在民間,龍鳳圖案是吉祥幸運的象征:龍能治水,鳳是百鳥之 王。人們借這個圖案來期盼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、百鳥合鳴的太平景象。